论坛观点

冯路 | 出口碳强度与结构变化——基于产品层面数据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9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点击文字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阅读会议新闻


近期,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发起、辽宁大学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与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共同承办的“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清华大学博士后、CIFER助理研究员冯路出席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春顶主持的分论坛六:绿色贸易,分享其与合作者题为《出口碳强度与结构变化——基于产品层面数据的证据》的文章。


                           


冯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政策、绿色贸易和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宏观经济管理》、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冯路


冯路在分享时指出,本文研究了2000-2022年间中国出口中不同碳强度水平产品的长期趋势。本文通过整合多个权威数据源,主要是中国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CPCD)和EXIOBASE数据库,构建了中国1188种HS4位级别产品的碳强度数据。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Armington模型来说明实证分析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不同碳密度水平产品的出口份额的变化。回归结果显示,1) 产品出口呈倒U形趋势,即产品出口份额会经历一个先升后降的趋势。2) 碳强度越高的产品,其出口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这些发现在排除极端值和限制出口目的地国家后依然稳健。本文还根据所推导的模型检验了潜在机制,发现这些模式主要由供应侧渠道驱动,即不同碳强度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化。


                           

贺诗婷


复旦大学博士后贺诗婷简短总结了该文章,认为本文讨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并涵盖了巨大的工作量。贺诗婷就该文章潜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两方面讨论。尽管本文与前述文献中的污染物不同,贺诗婷表示,如果能将本文中的Clk的大小与文献中的 Clk的大小进行比较,那将是非常好的。同时,贺诗婷认为如果这篇论文能将经验证据与理论模型更好地联系起来会使文章更加完善。比如,为什么平均呈倒U型?当前版本的模型(公式7)意味着随着碳排放价格(即"碳税")的增加,出口会减少。这种效应对 "碳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更大。由于当前文章的版本忽略了碳税的变化,因此探讨经验证据是否支持模型的含义也是很有趣的。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CIFER公众号

文字 | 冯   路

编辑 | 夏之薇

审核 | 杨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