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常健 | 数字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PBCSF)主办、京东科技集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和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CFD) 承办的 “清华大学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1全球经济与政策展望”在27个平台全网直播,受到近百家媒体瞩目,直播观看人数超千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国际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教授担任论坛总主持人。

 
论坛圆桌(四)主持人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担任。出席圆桌论坛(四)的嘉宾分别有,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首席经济学家们围绕“碳中和与宏观经济”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在习主席宣布碳达峰、碳中和以后,各方积极性都非常高,很多地方政府、很多部委、很多金融机构、很多企业都在做碳中和的规划。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同时担心如果力度大了,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影响企业发展。碳中和转型将如何影响经济?各位经济学家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常健
 
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在发言中分享了美国和欧洲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的研究框架和具体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强调数字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常健认为,中国面临的碳中和转型时间短,压力大。低碳转型带来会带来成本推动的冲击,将会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通胀和产出方向相反)。
 

 

常健发言中
 
以下为发言全文(未经嘉宾审阅):
 
常健:马老师和中金公司在碳中和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整个路线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所以我之前在准备论坛的时候也特意看了一下巴克莱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专门在上个月全球有大概近40个行业分析师一起写了一个关于全球能源迈向碳中和的报告。这几天整理了一些素材,希望能够分享给大家,所以要花一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有40多个分析师,美国和欧洲,有十几个行业,有190家企业的180多页的研究报告。因为合规的要求,我从中摘选了一些宏观方面的结论,希望能够对听众在认识这个问题上有一些参考。
 
这个报告是脱碳路上的机遇,主要是针对投资者和企业如何在碳中和的进程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写的,但是我们也有一些相关的宏观结论。报告宏观方面主要是,未来三十年因为目前的大部分国家,中国是2060碳中和,大部分国家是2050年,能源的需求在未来30年的演变。有几个大的结论,低碳的可替代能源会从目前占全球能源组合的15%上升到70%,其中清洁能源、氢能、生物能源都会是重要的解决方案。化石能源按照目前的估算,也是一个共识,不可能完全排除,所以我们认为碳的捕及和捕捉、封存在未来也是很重要的,虽然其中有很多技术和成本的考量。
 
另外,传统的能源行业,不光是新能源,也不光是节能环保,传统的能源行业在这个进程中会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值得大家关注。我们这个团队的分析框架是3D三种情景,我很快介绍一下。
 
第一种情景,2050年假设可以实现碳中和。
 
第二种情景,假设会有非常严厉的政策措施来降低排放。欧洲也会是碳中和进程中持续的领头羊,但是亚洲国家并不一定愿意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第三种情景,基于各种贸易战,基于各个国家的考量,气候应对可能陷入僵局,完全不可能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我们有很多重要的参数、指标和结果,我就忽略不谈了。
 
跟中国的情况可能有所不一样,我们对全球的能源需求有一个概括。交通运输业、工业和建筑行业大概占全球能源需求来源的各30%。这些能源是从哪些领域得到供给呢?首先是石油1/3(33%),天然气1/4,然后是煤炭,中国在这方面跟世界是有差别的。核能只有4%,氢能有7%,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比重不到5%。
 
这张图给大家展示的是主要结论。左边第一个柱子是几种主要能源比重是在2019年。第二列,如果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从全球范围来讲的话,石油的需求会大幅下降(最底部的深蓝色),天然气会持平,煤炭几乎消失了,跟2019年相比,剩下的几个核能和氢能比重,虽然很重要,但比重相对来讲还是低的。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需要大大的增加。在另外两种情景下可以看到不同的能源组合。
 
我们还是想分享一下。在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我们研究团队认为,有五个关键的支柱,都需要发力。
 
第一,必须要降低单位能耗。
 
第二,清洁能源(电气化)。
 
第三,氢能、生物能源。
 
第四,很复杂的技术固碳(CCUS或CCS),碳捕及利用和封存。
 
第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欧盟在过去这些年也推广和倡议的。
 
下一页想给大家展示的是,在二氧化碳排放的减排过程中,如果看三个主要的途径,上面的饼图显示,捕及和封存最后的重要性要达到17%,虽然难度很大,技术很强,现在远远没有,但是需要达到17%才能实现碳中和,2050年的净零排放,这是从全球的角度做的估计。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种树、低碳农业等等,也需要达到25%的贡献。我们谈的更多的能源,提高单位能耗、减少排放、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我们再努力也是不到三分之二的碳排放贡献。我很快介绍一下主要的结论。
 
第一,降低单位能耗,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减少耗能,通过循环经济;二是提高效率。在提高效率方面,特别提到的是数字化。数字化是我们认为在未来发展,尤其是对工业企业、制造业的一个资本挺行业的动力。我们也有研究证明。这个图上显示的是单位能耗,如果是在达到碳中和的情景下,在过去几十年的单位能耗下降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单位能耗至少要接近50%才能实现碳中和。我学习了以后,感觉中国的碳达峰和之后的2060年挑战还是非常大的。希望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些借鉴的是,这个图像上面显示的是不同行业在数字化上的进程。深蓝色的都是跟工业相关的,我们的研究显示,只要是能够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企业都得到了效率的提升、成本的缩减和收益的增加。我们测算,10%增加的劳动生产率可以相当于减少3%的能源需求。在这个领域,工业企业基本上是在数字化的坐下端,相比较IT、传媒、金融行业,还有非常高的上升空间。这个领域也是对中国的下一步具有借鉴。
 
第二,电气化。主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研究的宏观结果。绿线都是在碳中和的情景下,电在能源中的比重会比过去一个世纪翻倍,大概是15%左右的水平,在未来要增长到50%。其中,中国确实有一些后发优势。下面的图也是显示出,亚洲国家因为在很多领域的发展相对来讲属于没有饱和阶段,所以反而能更好的利用电,比如中国的电动车,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比发达国家有优势。一个技术性问题是,电的来源能源供给非常重要。中央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提出以后,首当其冲的是电力行业。我们有一个判断,我们认为煤炭最初可能会被天然气一定程度上的进行替代,但是在未来发展到2030年、2040年左右的时间,当可再生能源达到一定的规模和产能之后,它会很快的替代煤炭和天然气。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景和要求。其中风能和太阳能,我们认为会有加速的增长。在未来的三十年每年会有10%-18%的增长。
 
氢能,我也不是专家,主要说一下结论。碳中和和比较快速的实现碳减排的两个情景里,我们都认为氢的能源会有一个大概8倍的增加。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15%,它的比重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作用还是非常重大的。生物能源和生物燃料,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结论。在最好的情景,碳中和情景是第二个,最左边的柱子是2019年的情况,是石油和其他生物液体燃料的比重,需要长足的发展才能实现碳中和。最后是技术固碳。我自己看了一下我们的研究,这个有被提到,但在中国还属于比较新兴的领域,本身在成本上、技术上有很多难度,但是我们研究特别强调的一个,它的作用对于能够实现碳中和是举足轻重的。它对于减少碳的排放贡献至少要达到20%左右,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圆桌(四)碳中和与宏观经济与会嘉宾合照
 
 
2021年4月10日,阔别两年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云端正式回归。本届论坛以主旨演讲+圆桌讨论两部分组成,采取线上参会、全网直播的形式,让观点交流、思维碰撞畅通无阻。论坛邀请到二十余位重量级嘉宾相聚云端,围绕全球经济展望、中国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后疫情时代的货币和信用、碳中和与宏观经济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