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李秋静 | 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与中国企业金融化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9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点击文字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阅读会议新闻


2023年12月8日-9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发起、辽宁大学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与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共同承办的“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山东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李秋静出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谭小芬主持的分论坛十一:大国竞争的理论与实践分享其与合作者们题为《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与中国企业金融化》的文章。

                           


李秋静,2023年6月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毕业,现就职于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曾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聚焦中美经贸关系,从2018年起关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问题,围绕相关问题发表多篇论文、内参和媒体文章。


                           

李秋静


李秋静在分享文章时表示,近年来,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形成了“多维嵌套”“限进限出”的框架,导致中国企业面临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隔离的双重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是有信心继续从事实体经济,还是会转向金融化?鉴于此,本文在量化美国实体清单和商业管制清单的基础上,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OLS和DID模型识别了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加剧了中国企业金融化,且该效应具有可持续性。第二,在作用机制上,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增加了中国企业面临的中间品进口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提升了管理层对金融业务的注意力配置,从而加剧了中国企业金融化。第三,基于产业关联效应视角,上游行业被制裁会加剧下游行业企业金融化,下游行业被制裁反而会抑制上游行业企业金融化;基于广度和深度视角,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同时加剧了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广度和深度,但对金融化广度影响更大。此外,本文结论也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国内大循环、供应链多元化可帮助中国企业缓解美国对华科技制裁的不利影响,抑制“脱实向虚”的趋势。


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秦立志就本文章进行点评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CIFER公众号

文字 | 李秋静

编辑 | 夏之薇

审核 | 杨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