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毛海涛 | 工业机器人能否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基于结构模型的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5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点击文字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阅读会议新闻


2023年12月8日-9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发起、辽宁大学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与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共同承办的“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毛海涛出席由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张艳主持的分论坛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分享其与合作者们题为《工业机器人能否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基于结构模型的量化分析》的文章。

                           


毛海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首届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和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2021年)。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等杂志发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荣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2次。担任China & World Economy、Economic Modelling、《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杂志匿名审稿专家。


                           

毛海涛


毛海涛在分享文章时表示,本文首次构建包含工业机器人和双重价值链分工的一般均衡模型,量化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变化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1)2015年至2020年中国各省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变化引致中国国内和国际循环创造的GDP分别上升4.93%和3.35%,其中,国内循环创造的GDP占比上升0.24%。(2)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有助于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1%时,中国国内循环创造的GDP和国际循环创造的GDP分别上升0.34%和0.22%,国内循环创造的GDP占比上升0.02%。(3)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和美国加征关税均将抑制中国GDP增长,减缓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进程。但若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0.16%、0.20%和0.14%,以及上升0.94%、0.92%和1.13%,便可以分别抵消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1%和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国内循环创造的GDP、国际循环创造的GDP和国内循环创造的GDP占比的负面影响。本文丰富了工业机器人的经济效应和双循环测度的相关研究,为应对外需冲击下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量化框架和政策依据。


                           

张艳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张艳在点评环节就文章进行了简单总结。在事实解释方面,张艳指出本文构建的结构模型的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一致? 在国际循环的部分,是否考虑了国内企业间接参与国际价值链的部分? 国内价值链,是否区分了跨国公司的作用,以及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差异? 张艳建议补充展示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地区分布的差异。在模型设定的方面,张艳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国内采购和国际采购的比例?工业机器人使用以及技术水平? 工业机器人使用的影响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相关,如何分离出来等一系列问题。随后,张艳在机制理解方面围绕国内与国际循环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张艳表示本文具有丰富的反事实结论。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CIFER公众号

文字 | 毛海涛 

编辑 | 夏之薇

审核 | 杨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