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蔡洁 | ​累进所得税和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12月4日上午,由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 (CTRG) 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承办、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与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大力支持的第十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顺利召开。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副教授蔡洁出席并分享她与合作者约克大学Andrey Stoyanovy题为《累进所得税和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的文章。

 

 

蔡洁发言中

 

蔡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副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研发创新、国际贸易、知识溢出和知识网络。作品曾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and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蔡洁副教授分享中介绍其与文章合作者在世界贸易数据中发现,个人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国家在雇佣较高份额高收入职业的行业中不具有比较优势,例如高科技产业和专业服务。而且,如果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其所得税的累进性,它们在密集使用高薪职业的行业会丧失比较优势。


因此提出了两种理论机制来解释这些经验性观察:一种是在Heckscher-Ohlin框架中基于职业选择模型工人在的工资和休闲之间权衡;另一个是Heckscher-Ohlin模型与高收入工人的国际移民。两种模型都展示累进所得税使工人远离高收入职业并破坏在严重依赖这些职业的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所得税在对抗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各个产业全球市场产业竞争力的副作用。

 

张红松发言中

 

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红松老师针对蔡洁老师的文章做出点评,他认为文章讲述非常清楚,理论和实证两部分很清晰。实证上,他支持蔡老师模型的推论,认为该模型有很多值得夸奖的地方。同时,针对蔡老师的文章张老师提出相关思考:一是建议增加附加信息,以及加强文章结构。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很难改变且取决于各种历史原因的制度。很多国家在25年间内个税制度发生的变化足够可以解释贸易的差异和变化,建议增加这些信息来加强文章结构。二是建议考虑允许工人选择因素。定义比较优势时,用两种比例对模型来说很清楚,但是和传统认识不太一样,传统认识上工资更多取决于个人差异,文章中提到的产业解释的是高科技的产业,出口较少,会受个税制度影响少,更多是因为工人技能要求不一样。三是有一个疑问:实证结果是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度对于高收入产业出口有负效果,但是到底是依照不同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直接水平差异还是累进度差异,需要更清楚一点。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