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新闻

新闻 |“中美贸易摩擦”分论坛——“2019国际贸易关系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9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2019年12月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19国际贸易关系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分会场三——“中美贸易摩擦专题”分论坛正式开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孙乾坤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永林教授,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院长赵永亮教授和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李兵副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程永林教授首先发表了题为“贸易冲突、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报告。首先,基于2007-2019上半年年美国货物贸易及中美双边贸易排名前15位的大宗商品数据分析分析,他指出支持贸易战的工商利益集团主要包括: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和附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行业;反对贸易战的工商利益集团主要包括: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行业;对中美贸易战保持中立态度的工商利益集团占据主流。程教授还通过整理网络搜索结果梳理出美国企业和行业协会对贸易战的不同态度,并且还发现新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和政策的制定越来越重要。最后,程教授提出了对美国利益集团分而化之,各个击破的政策建议。

(图为程永林教授)

程教授演讲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孙乾坤老师在点评中建议文章还应该补充一些引言内容和文献综述,规范行文范式和数据来源。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李兵老师在提问中建议:1.大宗商品是专业用词,一般是指原材料或农产品,贸易额巨大的商品不应该叫大宗商品;2.产品分类中使用了HS几位码需要说明;3.对于搜索引擎的结果可以尝试用machine learning的方法处理大规模的数据,而不是人工地阅读判断。

接下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孙乾坤老师发表了题为“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潜在影响”的演讲。孙老师建立了多国动态CGE模型,使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数据库,展开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潜在影响的量化评估。研究结果展示了中美贸易摩擦在价格指数、经济总量、进出口、实际汇率、居民实际收入和中国对美工业品出口等各方面影响。最后,孙老师认为贸易摩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完全可控的,并建议中国政府应重点采取坚决反制、以打促谈、深化改革、内外兼修的应对方案。

(图为孙乾坤老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程永林教授点评道:孙乾坤老师的文章的选题很好,政策性强,很有现实意义。但是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象和数据描述过多,文献分类和梳理还需改进,要有更多自己的评述。文章的核心创新点和边际贡献不足。此外,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中应该加入政府行为的分析,对样本分类应详细说明分类标准。参考知名文献参数设定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分析,而不是照搬。情景模拟部分可能过于简单,还应分析现实世界中更为复杂的情况。孙老师文章的摘要需要更加精炼。程教授还认为,国内许多政策建议还存在不接地气的情况,未来还需进一步思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昕提到,CGE文章投入时间长,发表困难,投稿周期长,孙乾坤老师的这篇文章十分难得。同时,李教授还提了如下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中的递归动态中是用的dynamic还是statistic做的regression?当前美国征税大部分都是中间投入品,那么美国对产品征税怎么落到行业?CGE的贸易边界是给定的,您所有的讨论都是贸易转移,没有贸易创造。要注意贸易转移和产能的联系。

第三位演讲者是来自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院长赵永亮,赵教授在题为“中美贸易战的全球分行业经济效应及人民币贬值的对冲效应”的演讲中表示本文采用全球产出分析模型测算中美贸易战的经济效应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所有行业加征关税对中国家具制造行业、电子产品行业、纺织服装行业具有较明显的负面冲击,但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十分有限。加征关税对美国自身、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短期内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中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对美国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总体来看,作用力度均十分有限,对其它地区和国家的波及效应也更为微弱。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本身、其它经济大国以及中国相邻的经济体具有重要影响。

(图为赵永亮教授)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李兵副教授在点评赵老师文章时指出把关税和汇率放在一起讨论的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创新。赵老师的分析框架与有关文献的关系应该详细说明,还可以区别一下与王直教授、魏尚进教授他们KWW分析框架的区别。目前的函数形式设定比较flexible,用一个更固定的可能会更好。

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李昕老师在点评时提到,赵老师的文章很有意思,这份研究与IMF首席Gita在今年九月份来北京演讲的内容十分相关,但是这两者之间的结论不一样。Gita认为汇率对冲关税效应在下降,尤其是在GVC融入越深入的国家,这个对冲效应就会越差,建议赵老师增加对Gita他们文献的综述。另外有个小建议,三维图很难获得有效信息,建议改进。

最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李兵副教授分享了他与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陈嘉诚合作的题为“是中国企业抢走了美国工作吗?--中国冲击再探讨”的报告。这篇论文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分为中资企业出口和在华外资企业出口两部分,并按照Autor,Dorn & Hanson(2013)的框架重新审视了中国冲击对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资企业的出口对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华外资企业的出口却对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有显著负面影响。同时,回归结果表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劳动力就业受到的冲击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配置的冲击,这不是来自中国的冲击,而是全球化的冲击。

(图为李兵副教授)

点评嘉宾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院长赵永亮表示,李兵老师的这篇文章意义非常重大,因为China shock是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文章,来自中国学者的回应值得被看到。我有以下几点问题:FDI能否代表出口还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对美国就业的影响来自于全球化的冲击,我认为可能还有美国自己的经济结构问题。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和逆差问题可能还来源于储蓄率等别的原因。最后还有个小问题,影响不显著是否就意味着它为0呢?”

分会场讨论部分实录: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占超群老师提问:“长安马自达,它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在您的研究中会被判定为外资企业,那么它对美国就业的影响就被判定为外资企业对美国就业造成了影响。但事实是,这家公司与中国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美国可能并不在乎这家公司是否是外资企业,它只看贸易逆差来自哪个国家。”

李兵老师回答道:美国没法阻止对外投资,没法阻挡全球化的进程,所以我想强调对美国本土的影响不是中国的冲击,而是全球化的冲击。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马弘老师:如何解释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影响不同?

李兵老师:我们细化了对产品的分析发现,许多技术都掌握在外资企业的手中,中资企业承接的是美国已经淘汰的产业,而外资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与美国竞争的行业。

马弘老师:可以做一个correlation看中资/外资出口增长最快的行业分布。

李昕老师:我们一般认为就业机会跟着FDI走,那么是否在introduction里做一个图看FDI与就业的关系,比如focus在manufacturing产业。

观众:我接着马弘老师的问题,想问比如在日本,是不是日资企业和在日本的外资企业对美国就业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马弘老师:有相关的研究是做了日本对美国就业的冲击的研究的,因为95年以前日本汽车的出口显著冲击了美国五大湖区。

观众:您的政策建议是否是美国应该打压中国的外资企业?

李兵老师:特朗普不可能阻止企业对外投资,在政治上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对中国政府的含义是什么呢?中国政府应该稳外资稳外贸,把美国的外资留下来。

程永林老师:您的研究是否支持了特朗普制造业回流的政策?那么,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情况未来是否会在中国重演?

李兵老师:要回答您的问题,可能要用王直、魏尚进老师的价值链文章,我们传统的贸易理论指出贸易肯定会有人受损有人受益,全球化中一定有人受损的。比如加入WTO之后,中国的东北地区受损了,但是这是必须承担的成本,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支付解决,中国政府就做得很好。

各位演讲嘉宾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各位点评嘉宾亦精心准备,给出了中肯的精彩点评,会议最后的观众问答环节中,嘉宾与观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思想在碰撞中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