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汇集20位来自全球著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与行业领军专家,聚焦“全球产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展望”,围绕产业变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与新能源产业等细分主题,对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作出前瞻性分析,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承办,线下举办、全网直播。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邹骥表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提振经济的双重紧迫性迫使能源转型成为必然选择。核心问题在于从化石能源转向以风能、光伏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中,这些领域的成本下降了80%-90%,推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中国新能源产能虽然在短期内有所过剩,但从全球的长期需求来看,这种过剩并不显著。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打通发展中的堵点,尤其是下游需求的培育与创造,依靠需求扩大来推动增长。
他指出,电网吸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储能技术的提升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德国和加州已经在电网可再生能源比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也有提升空间。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微网和虚拟电厂等手段,可以减少对主电网的负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此外,政策一致性问题也非常重要,能源、气候与产业政策需要协调一致,以支持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