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张志强 | 国外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期,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办的“2022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圆满举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张志强出席CIFER兼职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张佳梁主持的疫情、经济不确定性与地理经济学分论坛八,分享其与合作者题为国外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Impact of Overseas Covid Pandemic Shock on the Chinese Economy的文章。

图片

张志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地理、环境与贸易。


图片

张志强


张志强博士后在分享其与合作者的文章中提到,COVID-19 的全球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极大冲击,本文研究了国外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使用区县-月度层面的夜间灯光和污染数据,利用国外疫情和疫苗数据构造了区县面临的国外疫情冲击指标,发现国外疫情冲击对区县灯光亮度增速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疫情爆发之前专业化生产医疗品的区县,在疫情爆发以后相对于其他区县保持着更快的经济增速;同时,国外疫情冲击导致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萎缩。此外,区县面临的国外疫情冲击在空间上还存在溢出效应,如果本地靠近面临国外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其灯光亮度增速将显著下降。最后,本文还发现区县层面的国外疫情冲击并未对本地的空气污染变化产生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地区的污染强度。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国外疫情冲击对本国的影响,这对中国和全球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了实证证据和重要启示。


本文使用区县-月度层面的夜间灯光和污染数据,利用国外疫情和疫苗数据构造了区县面临的国外疫情冲击指标,考察国外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影响。为了克服数据限制,本文使用了夜间灯光和遥感图像衍生的污染数据,并利用2016 年中国海关数据与2020-2021年的疫情和疫苗数据,在月度-区县层面构造了Bartik 工具变量,以揭示国外疫情冲击对本地的影响。从研究方法上,构造了经济活动指标及内生性处理方法。其中包括经济活动指标:使用卫星夜间灯光数据来衡量地区的经济活动,使用基于卫星遥感图衍生的污染数据集来刻画污染和区县国外疫情冲击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机制分析并考虑空间一般均衡效应的影响,及稳健性检验,最终本文回归结果仍与区县层面的基准回归保持一致。本文实证结果发现:区县层面的国外疫情冲击并未对本地的空气污染变化产生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地区的污染强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发现只是揭示国外疫情冲击的短期影响,如何评估国外疫情冲击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地区进出口结构、企业投资等的长期影响仍需后续更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国外疫情冲击对区县灯光亮度增速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专业化生产医疗品的区县保持着更快的经济增速,中国与其国家对外贸易的萎缩;本地靠近面临国外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其夜灯增速将显著下降;国外疫情冲击显著增加了地区的污染强度。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国外疫情冲击对本国的影响,这对中国和全球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了实证证据和重要启示。第一,当面临类似国外公共卫生危机导致的外部冲击时,政府应及时精准施策,努力将外部冲击对中国经贸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中国应进一步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推广疫苗计划,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图片

张国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张国峰认为,第一,关于中国经济的衡量指标,是否如文中选用的灯光亮度、进出口水平及环境污染就可以完整衡量中国经济,是否可对文中选用的指标适配性做更加详尽论述。第二,关于Bartik工具变量中初始进出口份额的外生性较难满足,本文重点考察国外疫情/疫苗冲击的外生性,而外生性与外部性的差别,同时加权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否可再斟酌。第三,进出口权重的经济学内涵,是否在文章的论述中增加一下对出口权重(国内生产-国外需求)和进口权重(国外生产-国内需求)的经济学含义。最后,本文采用区县层面聚类,是否要考虑用省份层面聚类,来替换现今使用的区县数据,来更加聚总数据。

审稿:张佳梁

撰稿:张曼露

公众号版本: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