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袁保生 | 逆全球化探源:基于双边投资协定深度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20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China Trade Dispute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在线上顺利召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袁保生出席并分享其与合作者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邓峰、新疆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林彬、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卓乘风主题为《逆全球化探源:基于双边投资协定深度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的文章。

 

袁保生,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直接投资。在校期间,担任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以第一作者完成核心期刊论文4篇,合作完成学术论文2篇;主持完成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学院“丝路”基金项目,参与完成国家与省部级项目2项,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做主题发言,荣获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奖学金、2019年第三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优秀成果奖、2020年研究生光华奖学金。

 

袁保生

 

保生在发言中提到,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根源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与合作者的文章首次利用贸发会议“IIA绘图”数据,构建涵盖101项关键条款内容的双边投资协定(BIT)深度评价体系。分析1959—2018年全球2539份BIT深度水平的演变特征发现,金融危机后各国签订BIT的适用范围缩小、待遇标准下降和非经济要求提高,导致BIT平均深度水平下降。67%的缔约国出现逆全球化趋势,BIT深度已降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水平。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发现,BIT深度受缔约双方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增长、制度质量、收入水平和违约成本等经济因素影响,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各国经济利益动态失衡的表现。基于处理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差距缩小、制度距离扩大以及投资争端上升,不利于BIT广度扩散而有利于BIT深度水平提高,说明缔约国既希望通过签订BIT融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又希望降低BIT深度减少主权承诺保证的利益诉求,这种矛盾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BIT时更加突出。表明目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模式难以平衡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探寻“权利义务对等、成本收益相当”的全球治理体系,才能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齐彤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齐彤针对袁博士的文章作出点评,首先齐博士感谢了袁博士的分享,并赞同袁博士从新的角度构建一个指标体系,他认为文章具有研究意义,并且对文章做了简单总结:世界经济是否进入逆全球化阶段和根源是什么?同时齐彤博士也提出了一些疑问。一个是逆全球化根源没有特别理解,经济利益动态失衡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一个是经济因素对BIT深度是有影响的,不知道失衡体现在哪里;最后齐博士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需要思考并探索分析BIT广度的意义在于哪里?因为经济因素对BIT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不同,但是结论里影响方向是不一致的。二是建议不做加总,而是分开分析FDI、经济增长、投资争端数量;三是建议补充金融危机时间虚拟变量和各因素的交互项做进一步检验;最后可以思考一下贸易规模是否可以作为一个考虑因素?经济因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对外投资专题论坛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