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20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China Trade Dispute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在线上顺利召开。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读学术硕士研究生甘月出席并分享其与合作者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蒋含明主题为《契约不完全、所有制差异与国内制造企业垂直并购机制》的文章。
甘月
甘月,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读学术硕士研究生。2013-2017年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期间连续四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2018年考入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并于2018年获二等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蒋含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价值链领域。2020年主持立项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离岸外包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网络生产模型”。
甘月在分享时提到,其与合作者的文章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沿袭Antras and Chor(2013)的思路,拓展了一个能够反映我国制造企业国内垂直并购行为的多阶段序贯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假说并借助2004-2019年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与CSMAR数据库的合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替代型行业中,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一体化上游生产阶段。而在互补型行业中,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一体化下游生产阶段。上述两种效应会伴随行业契约不完全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强,基于上述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未能体现,上述结论还表明,所有制差异在解释国内制造业垂直并购机制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为:首先,现有文献虽然已经开始使用AC模型来解释企业的垂直并购行为,但尚未使用该模型来解释转型经济体中企业国内垂直并购行为。基于此,本文拓展了AC模型的应用,首次将其用于分析转型经济体中企业国内垂直并购行为的影响机制,聚焦AC模型应用于转型经济体的特殊性。其次,通过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本文拓展了现有文献对所有制差异和企业国内垂直并购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在国内垂直并购行为中的差异,也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陈骁
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研究员陈骁针对甘月的文章作出点评,陈老师认为该文章是非常有趣的,该文章试图在价值链背景下对行业契约密集度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进行讨论,并实证发现中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行为显著有别,具有创新性。同时,陈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细化命题,可契约中间品是最终品厂商可以完全控制的中间品投入,应该是由最终品厂商内生决定的,但这里是外生的。二是最终企业利润表达式值得商榷,最优“垂直一体化倾向“的求解好像有些问题,建议再探讨一下。三是实证部分中建议使用固定年份的上游度去除内生性,这样会排除的更好。四是建议用规模作为被解释变量,文章中被解释变量使用泊松面板去估计的,若用规模作为被解释变量似乎更加合理。如果能进一步验证中国国有企业行为与理论预测偏离的机制将更有趣。
对外投资专题论坛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