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20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China Trade Dispute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在线上顺利召开。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马畅出席并分享其与合作者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特聘教授,美联储国际金融部门的高级顾问John Rogers、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周思力主题为The Effect of the China Connect《陆港通的效果》的文章。
马畅
马畅,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他曾在芬兰央行博飞研究部(BOFIT)短期访问,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实习。马畅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他的论文发表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马畅教授于2018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7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王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王潇教授针对马畅老师的文章作出点评,王潇教授认为该文章是非常难得有微观基础的文章,也是王潇教授自己比较喜欢的研究模式。当下确实应该考虑在越来越重视资本管制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微观的精准调控。同时,王潇教授也对文章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一是在控制组和对照组问题上,外国投资交易最重要的是否在指数里,文章里没看到企业是否能够被外国投资者交易,到底在不在指数里面,不太清楚指数的变化。二是需要解释更多的Risk-sharing,尤其是一些实体经济的影响。三是对模型有疑问:等式2和4基本讲企业的个股受益应该是无风险利率+市场回报,像石油企业即使不开通,和国际市场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这是由行业实体经济决定的,不是股票决定的,这个问题还需要多思考。四是如何解释政策冲击是一个问题,因为大家已经预测到沪港通的影响,沪港通、陆港通只是开放资本市场的一个步骤,并不是对资本管制的一个冲击,只是资本管制开放的一步。
国际货币体系专题论坛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