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刘韬 | 人民币在亚洲的兴起:一个网络分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20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China Trade Dispute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在线上顺利召开。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刘韬出席并分享其与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胡永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题为The rise of Renminbi in Asia: a network analysis《人民币在亚洲的兴起:一个网络分析的文章。

 

 

刘韬

 

刘韬,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科研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China Economic Journal等学术期刊。

 

刘韬老师在分享中表示,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区域内部的合作与整合近些年来不断提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地区。那么,区域内的经济整合是否会促进相关的金融整合,甚至推进人民币在该区域内的广泛使用?刘老师与其合作者的文章利用2010年10月至2018年2月的SWIFT跨境结算货币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利用Diebold and Yilmaz(2009)提出的网络分析方法,刘老师与其合作者分析了世界主要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之间的溢出效应,并且发现:(1)欧元和美元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较弱;(2)人民币在ASEAN+3(东盟10+3)这一区域内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3)人民币在亚洲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而非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马畅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助理教授马畅老师针对刘韬老师的文章做出点评,马老师认为该文章的贡献非常独特,用SWIFT DATA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在跨境上的一个重要性,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一是需要考虑人民币是否已经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如果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在东亚地区有区域性优势,探究在这个区域内中金融自由化的程度有多大?二是需要考虑欧元变动之后变动的影响:影响是相互的,涉及计量还需要请教。美元的地位有待讨论。三是如果把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Index放进去,RMB应用和资本市场开放有什么关系?最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CTRG主席鞠建东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像中国有capital control, 马来西亚等国家没有,是否可以加上capital control index呢?

 

国际货币体系专题论坛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