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陆闻卓 | 全球化,创新,和进口需求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20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China Trade Dispute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在线上顺利召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研究院助理教授陆闻卓出席并分享其主题为Glob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Import Demand 《全球化,创新,和进口需求》的文章。

 

陆闻卓,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研究院助理教授,其于2013年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和数学学士,于2019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企业创新、和空间经济学。

 

陆闻卓

 

陆闻卓老师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动态结构模型,量化中间品进口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模拟估算促进口政策对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长期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间品关税降低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进口更低成本的中间品会提高企业的价格优势,扩大海外市场,从而激发企业通过创新进一步降低商品价格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进口关税降低会引导企业用更便宜的进口中间品取代自己研发的中间品,逐渐对进口中间品形成依赖,进而削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目前建立于定量贸易模型的研究对于进口中间品可能存在的创新抑制效应鲜有提及,主要是因为常用的进口结构模型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假设之上:企业的效率与投入成本份额 (input cost share) 无关。

 

事实上,凡是基于这个假设的模型均预测,降低中间品关税必定会促进创新。所以,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企业效率与进口成本份额正相关,从而可以同时嵌入进口中间品的促进创新机制和抑制创新机制的动态结构模型。反事实估计表明,促进口政策会降低企业创新参与度。所以,本研究提议可适度给与企业创新研发的税收减免和创新财政资助政策,以弥补促进口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波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助理教授李波对文章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贸易自由化对创新和企业活力的影响,并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目前有大量研究美国和中国关于灌水下降的文献,本文为何选取日本的数据?是否有特别之处应在文中表明原因。二、明确创新动力的具体含义。三、最好能建立一个动态模型来显示公司如何应对外包成本的下降,进行进一步研究。四、低投入关税导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下降。五、在中国应考虑更多的实际条件影响企业创新。

 

全球化与公司行为专题论坛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