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李嘉楠 | ​进口替代与产业发展—基于近代一战冲击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联合举办的2020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China Trade Disputes and Reforms in Globalization)在线上顺利召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李嘉楠出席并分享其与合作者湖北经济学院财经高等研究院讲师高雅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梁若冰题为《进口替代与产业发展——基于近代一战冲击的经验证据》的文章。

 

李嘉楠,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厦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国际贸易和发展经济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目,目前已在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World Economy、《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已接受)、《台湾研究集刊》(已接受)和《中国经济问题》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李嘉楠

 

李嘉楠与其合作者的文章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国际贸易中断作为“进口替代”的自然实验,利用民国海关1902-1926年524种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战冲击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发现拥有更大中国禀赋优势的低技能密集型产品在一战冲击后出口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在控制不同的出口竞争力指标、行业分类标准、一战冲击构造等内容后,本文结果保持稳健。进一步,在机制方面,本文结合理论文献,利用民国注册公司数据和港口数据,探讨了一战冲击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本文结果论证了产业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

 

刘培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老师针对李老师的文章做出点评,刘老师从两方面总结了李老师文章的内容,他认为一战冲击促进了更符合近代中国禀赋优势的产业出口和发展,这个促进效应是持久的,并且他认为这篇文章整理了宝贵的数据库。同时刘培林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建议补充一些一战前各国家关税对比的信息。二是需要思考一下DID是否适合本文:DID是否只适合于分析冲击发生后效应一直持续的情况,如果上面看法成立,那么一战结束战争效应就消失了,而1914之前和1919之后应该合起来作为非冲击期。三是被解释变量能否在停战后仍然很好的刻画出口竞争力?1914-1919期间中国产品出口增长,可以认为占全球份额也同时增长,但停战后全球贸易恢复性增长背景下中国产品出口增长,是否代表出口竞争力同比例提高呢?四是思考和平时期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否剔除?

 

 

国际贸易争端专题论坛一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