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周颖刚 │ 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增强了吗?基于“五通”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2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2018年12月8日下午,“国际贸易关系与全球经济治理重构”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一:“国际贸易摩擦与全球金融体系”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和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程欣博士代其导师周颖刚教授与会分享了学术报告——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增强了吗?基于“五通”的视角。


周颖刚教授于2001年获得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于2007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富邦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任美国股息资本投资公司经济学家从事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的全球资产配置工作,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担任旅游与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国金融开放与创新。现兼任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期刊副主编和多种国际期刊的评审人,曾兼任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理事以及香港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在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等管理科学与金融学国际顶级期刊以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中国股市效率损失研究》《Globalization and Emerging Issues in Trade Theoryand Policy》等中英文合著,研究成果曾荣获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交易所金融市场最优论文奖、芝加哥数量化联盟学术优胜奖、亚太衍生品协会最优论文奖及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最优论文奖等重要奖项。


251C7


程欣博士硕士就读于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博士阶段师从周颖刚教授,并于2017年至2018年获芝加哥大学Ralph and Mary Otis Isham Professor Ali邀请至芝加哥大学交流访问一年。


18A73


该研究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了各国货币汇率之间相互影响的网络,并进一步研究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设施联通”这些措施对人民币影响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人民币在沿线国家和参与国的影响力都上升了。同时,领导人出访、进口、外商投资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深度参与都能促进人民币影响力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