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在2024年9月提议禁止中国软件和硬件在美国大陆上的智能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使用,这是美国对中国技术遏制政策的又一步骤。这一提议的主要理由是“保护国家安全”,但实质上反映出中美在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
从大国竞争的角度来看,美国此举可以理解为对中国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迅速崛起的应对措施。这类竞争不仅限于传统的制造业,还涉及尖端技术、创新和全球治理规则的主导权。中美之间的竞争,尤其是科技领域的竞争,是未来全球格局演变的关键。
在过去,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和限制已经从芯片、5G网络等领域扩展到了更广泛的技术和高科技产业。这种政策的核心是通过限制中国技术进入美国市场,延缓中国的科技发展。然而,这类政策往往会引发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以及中国对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投入。
从长期来看,这种技术封锁可能会加速全球科技生态系统的分裂,形成两套平行的技术标准和市场。美国虽然在短期内通过此类政策保护了本土市场,但有可能使自身在全球科技领域面临更加孤立的局面,这一点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中已经有所体现。
因此,美国这一政策不仅仅是短期的保护主义措施,还预示着中美技术竞争的加剧,未来全球科技规则的制定权之争将进一步升级。中国在此背景下,必须通过加速自身的科技创新,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