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盛松成:提振消费关键在财政货币齐发力,直击居民收入增长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3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9月28日,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汇集20位来自全球著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与行业领军专家,聚焦“全球产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展望”,围绕产业变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与新能源产业等细分主题,对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作出前瞻性分析,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承办,线下举办、全网直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盛松成指出,提振消费关键在财政货币齐发力,特别国债、降房贷、提个税,直击居民收入增长。当前中国消费需求疲软,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2.1%,服务业生产指数也出现下降,8月份同比增长4.6%,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1%。消费疲软进一步影响了产能利用率,二季度仅为74.9%,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为提振消费,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目前地方债发行进度缓慢,约四成地方债用于偿还旧债,建议通过增加特别国债发行,重点支持消费领域。同时,货币政策需配合,存量房贷利率的下降预计每年将为1.5亿人口减少1500亿元家庭支出,有助于促进消费。此外,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将有效提升消费能力。进一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存量住房收购基金,可将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图为盛松成发言


发言速记

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演讲收获很多,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提振消费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我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目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消费需求偏弱,第二财政应该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第三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支持消费的几点思考。


关于目前的消费需求偏弱,大家比较关心的多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份同比仅增长了2.1%,增速比1到7月份回落了0.1个百分点。还有一个也很重要的指标是服务业生产指数,因为现在居民消费当中服务业消费已经占到了52%,而美国是65%,美国主要是靠服务业的消费拉动的。1到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了4.9%,8月份同比仅增长了4.6%,去年同期是8.1%,也就是说最近一年多来,服务业生产指数总体呈下行趋势,尽管有个别月份是上升的,但是总体是在下降的,这是一个指标。我觉得应该和大家分享。


第二个指标,产能利用率不足。我们经常说的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产能利用率为什么会不足?说到底还是消费不足。因为消费不足,企业就没法生产,没法大规模生产,没法大规模生产所以它的产能利用就会下降。今年二季度我国产能利用率只有74.9%,不到75%,是低于正常水平的。我做了正常水平的测算,疫情前十几年,从2000年到2019年,我们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是77%左右,现在是比它低了两个多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不足,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投资,也会使企业投资受到抑制。


前两天潘功胜行长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要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房贷利率附近,平均降幅在50个BP左右。我们现在增量房贷,新增房贷利率大概在3.5%左右、3.6%左右,存量房贷利率大概在4.1%、4.2%,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降低50个BP,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会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在座各位都会非常关心的。每年减少家庭支出大概是1500亿元左右,这样就可以解决了提前还贷的压力,不是完全解决,至少提前还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


央行有一个测算,去年曾经做过存量房贷的利率下降,2023年,大概提前还贷减少了10%,这实实在在的对我们的消费是有促进作用的,因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增加。大家都在讨论如何使收入增加?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余老师讲到了财政政策,我也觉得应该这样。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目前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今年8月份全国地方债发行占了全年额度的65.8%,去年同期占了全年额度的77%,我们应该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今年的增长速度,发债速度会比去年慢,这可能就涉及到项目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刚才余老师也谈到了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


还有一个是今年1到8月大概有四成地方债是用来偿还旧债的,借新还旧,真正的实际资金到位是比较有限的,我建议增加特别国债发行,尤其是支持消费领域,同时货币政策要予以积极配合。请大家看一个数据,我国目前国债当中的70%左右是由商业银行持有,地方债当中的88%左右是由商业银行持有。9月27日下降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实际上向金融市场提供了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根据央行的说法,今年还要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很可能再下0.2到0.5个点,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帮助商业银行更多的购买政府债券。我们现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商业银行是8.5,这次下降以后成了8%了,中型商业银行下降前是6.5%,下降以后成了6%,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因为本来只有5%,所以这一次也没下降。下降前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7%,下降以后平均法律存款准备金率是6.6%,这方面我们的潜力还很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有6.6%的法定存准备金率,如果再下降一个百分点,甚至于两个百分点都问题不会太大,当然要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


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的法律存款准备金率现在是0,一分钱都不需要交。在疫情前根据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的,活期存款要交3%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20年3月以后一降到底,不存在降准不降准的问题。而我们国家这是一个货币政策非常有用的工具。


我觉得增加国债供给,余老师也特别谈到了,增加国债供给将有助于国债买卖作为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加速我国的货币政策由数量性调控向价格性调控的转变。大家看一下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我专门为今天和大家交流把人民银行最新的资产负债表拉出来了。在我们的总的资产当中,正负债权在我们国家都是中央政府的债权,地方政府的债权到目前为止中央银行还是不购买的。十几年来,从2014年6月到2024年7月,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1.5万亿上下,但是我们到了8月份一下子购买了5000多亿国债,占比今年7月份占整个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比例大概是3.5%,现在大概是4.6%了,这个进度还可以继续下去。


我再给大家说一个美联储的数据,美联储主要就是国债买卖作为它的货币政策操作的手段,基本上国债占了它的资产负债表的60%到70%,我们现在才占了4.6%,这方面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在促进消费的同时,我们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这也是配合的一个方法。


最后一页。稳增长政策应该更多的向民生领域倾斜。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的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剩余支持体系。托育就是大家知道的托儿所、幼儿园这些产业。我提两个建议,因为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如何使大家有收入增长?现在争议很多。有人说发钱,直接发钱,有人说发消费券,当然有很多争议。我提两个建议,我觉得是相对来说比较可行的。


一个是提高个税起征点,我们现在个税是每个月5000元以上就要交税了,5000元以下不交税,但是如果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如果我们提高到8000元,8000元以下不交税,8000元以上才交税,税收每年大概减少也就是300亿元,仅为去年税收总额的0.17%,这个对财政没有多大影响的,但是这个钱是实实在在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对他们促进消费是特别有益的。


第二,我觉得可以将中低收入群的税收,高收入不谈,低收入家庭建议从10万到30万个税税率分别降低5个百分点。我们的税收是累进的,目前10到20万是按照10%征税的,20万到35万是根据20%征税的,如果分别下降5个百分点就是10到20万的税收只要5%,20万到35万税收只要15%。我经过测算大概是税收每年减少不到1000亿元。我们一发特别国债就是1万亿元,这1000亿元也是实实在在惠及民生的,会让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的,这些都是消费的主力军。同时加大对服务业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养老、医疗、托育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存量住房收购基金,因为现在房地产业确实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拖累我们整个经济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么一个基金如果成立以后可以消除已经建成的商品房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货币政策怎么配合?可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我们现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在世界上是运用的最多的,我们大概有7万亿元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大概占了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16%里面,有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支持中小企业的,有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包括保交楼、租赁住房等等之类的,这都需要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就有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但是实际上才用了121亿,这是我根据6月份的上半年数据,这是央行公布的,新的三季度数据还没有公布出来。现在是1.75,我建议可以下调到1%,这么一来以后商业银行使用再贷款的积极性就可以增加,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手段。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反复说的主题,就是如何促进消费增长。我就讲这些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