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缪延亮:AI引领式创新“千死一生”,资本市场肩负重任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9月28日,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汇集20位来自全球著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与行业领军专家,聚焦“全球产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展望”,围绕产业变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与新能源产业等细分主题,对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作出前瞻性分析,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承办,线下举办、全网直播。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缪延亮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缪延亮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金融则是支持创新的关键工具。在AI时代,引领式创新需要新的金融体系支持。根据熊彼特的理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但缺乏资本的企业家需要金融家的支持。以色列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资本的引入是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反观印度,尽管有强大的人才储备,但资本市场薄弱导致其创新潜力未能充分释放。中国在实现引领式创新上面临机遇和挑战。尽管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政府资金支持,但独角兽数量减少和风投资金下降显示出融资、投资、管理、退出环节的挑战。在募资环节,私营部门出资减少,国资背景的风险偏好限制了高风险投资。投资环节偏重硬科技而软创新投资不足,种子期和初创企业投资下降。在管理和退出环节,需加强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扩大长钱如养老金和社保资金的投资,畅通资本市场退出机制,鼓励并购和发展二级基金。同时,加强投资者保护,确保资本市场活跃。通过金融支持和政府作用的优化,中国能更好地推动AI时代的创新发展。


图为缪延亮作主旨发言


发言速记

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缪延亮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创新与金融》,也是跟产业结构变革、经济展望主题相关。大家都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前两天新华社有一篇文章,开篇一句话很短“金融是国之重器”,我想思考一下这两个的关系。我想讲三点内容:第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第二,AI时代,引领式创新需要新的金融体系的支持。第三,分享一下我们国家目前引领式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先讲第一个方面,创新和金融的关系。可以从创新理论之父,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谈起。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背后是企业追逐垄断利润,如果没有创新,经济就只能处在循环流转当中,就没有增长。熊彼特说:“企业家成批的出现是经济繁荣产生的唯一原因。”创新的当然主体就是企业家。


但是在这个定义里面,熊彼特也做了重要的区分,他说:“企业家他常常是缺乏资本的,所以从平均和一般意义上,他并不是风险承担者,他无法独自完成创新过程,这让金融家成为创新的另一个主体。”金融家是识别和定价风险,提供资金与企业家合作,推动创新过程,促进经济增长。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工业革命,小学课文里学过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文献就会发现,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的,蒸汽机已经发明了一百多年了,瓦特是改良了蒸汽机。这中间为什么要一百多年工业革命发生呢?著名学者希克斯总结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一场金融革命”,因为它必须有股转资金的支持,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果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他是一个创新企业家,背后倾家荡产支持他的风险投资人就是马修·博尔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为什么如此漫长呢?也跟熊彼特的分析相关,他把创新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发明过程、创新过程和扩散阶段。发明阶段可能是在实验室里面,它跟社会应用相结合时变成了创新,当它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扩散开来就有可能改变社会,改变我们的产业结构。但无论从发明到创新,还是从创新到扩散都离不开金融支持。


熊彼特之后关于创新理论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应该是Philippe Aghion,Aghion他把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概念引入了模型,在“创造性破灭”的过程中创新成功的企业会把原来的企业排挤出市场,成为一个新的暂时的垄断者,但是在这个模型里面创新是不确定性的,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是随机的过程,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研究过程中,大家意识到创新可能是内生于经济增长,就意味着金融资本、政府政策都可以通过影响经济参与者的最终行为进而影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站在熊彼特和Aghion的研究之上,我们不妨把创新看成一个生态体系,上游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人才、技术,下游是法律、制度框架,但是创新的主体是两个,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金融家,两个密切协作,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我们不妨从正反两个方面例子来看,以色列是大家公认的创新很成功的例子。早在九十年代以色列就引进了大量的移民,并接受了前苏联的科学家。它拥有很好的人才基础,可是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创新,真正的引入创新资本以后,93年以色列政府设立了专门用于吸引国资资本的Yozma基金,这个基金只投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成为以色列风投产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最终成功打造出全球示范的创新体系。现在以色列的人均风投资金是全球第一,国际风投占比也到了70%以上。


另外一个案例是印度,印度也有很强的人才红利,但是印度的资本市场和配套制度是相对薄弱的,它的创新企业也好,技术发明也好,难以获得早期的资金支持。所以印度虽然有很好的人才体系,但是它更多的是给国际的厂商外包或者做承包商。我们国家在打造创新商业体系上面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成熟模式,比如北京中关村,再比如最近几年涌现出来了合肥模式、苏州模式、成都模式、武汉模式,我不展开了。


下面进入第二点,AI时代引领式,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支持?不同类型创新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生产关系需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和发展阶段,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追赶式创新,一类是引领式创新。我们过去做得比较好的是追赶式创新,需要大资金、大银行、大行业。日本也做得比较好的,比如七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今天新的科技革命更加需要引领式创新。引领式创新最大的特点是高度不确定,可以说是“千死一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如果要有两到三个成功的创新产品,平均需要有12个项目落地,在项目落地之前需要有226个产品的模型投放于市场,在这226个产品模型之前要有4000个看上去很有吸引力的想法,所以最后是从4000个里面只有2到3个想法能够落地形成产品,就是2000选1的过程。引领式创新的主体一般来讲不是大企业,不是大企业不能创新,而是大企业要通过引领式创新就是相当于给自己革命。比如说历史上我们知道柯达最后被数码相机打败了,诺基亚是被触摸屏手机打败了,但是它们在这两个领域最开始是非常领先的,但是它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垄断利润而不得不放弃创新的革命,最终被创新外溢以后,反而被时代淘汰了。


今天我们进入了AI时代,创新跟以前还有几个不一样的特点。突出的来看,创新扩散的过程正在加速,前面提到蒸汽机从发明到扩散用了一百年,内燃机用了五十年。十九世纪初到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创新和扩散,电大概是四十年,互联网从六十年代到真正的大规模应用是九十年代,是三十年。今天的AI时代,可能就只要二十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看到很多这方面的应用,这背后跟金融,尤其是风险投资越来越发达,对创新的扩散的支持越来越强有关系。


回到今天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我想讲讲我们实现引领式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面临的机遇当然是因为AI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大国在创新过程中有规模优势,我们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潜在的更多样的需求,同时我们还有强大的政府资金支持。林老师强调的有为政府,我们可以克服市场失灵,前面我提到的合肥也好,武汉也好,成都也好,它们这些模式的成功体现出我们这两方面的优势。


但是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独角兽数量近年有所减少。比如以AI风投为例,2018年以前我们国家的风投是在200多亿美元,跟美国差不多,最近我们国家的风投有所下降,可能在股权市场投资,在募投管退环节都面临一定的挑战。比如在募资环节,私人部门的出资比例下降,根据清科上半年的统计,政府和国资背景的LP占比超过80%。前面说到创新是“千死一生”的过程,国资背景的容错能力可能和高净值人群有所不同,投资时可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这是募资环节。投资环节,我们有很强的偏好是硬科技和卡脖子技术,在股权市场和二级市场也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在软创新方面投资相对不足。如果在不同阶段,我们种子期的投资比例最近几年逐渐下降,占比不到10%,初创企业也下降,扩张期和成熟期的投资越来越多,接近五成。


在管理环节,到去年底全国的产业引导基金数量已经达到了2086家,募资规模超过10万亿元。以去年为例,新成立的产业引导基金80%是县市一级的产业引导基金。我想还是要从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角度大力引导国家级的引导基金的发展。


在退出环节,中国的退出环节主要靠IPO,IPO退出环节占30%到50%。发达国家主要靠并购,IPO占比不到10%。应对募投管退的挑战,我们也有几个建议,第一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发展和壮大耐心资本,扩大长钱,比如养老金、保险、社保资金。但是长钱要长投,需要有一个制度环境,比如加长考核周期,放宽投资限制,提高监管的包容性,等等。同时,更好的利用政府资金也可以借鉴美国中小企业局的启示,不是说政府投钱就是最好,可能在有些时候政府不投钱而是提供一个担保,更能放大资金的杠杆效应,这样政府也不会更多的介入市场化的运作过程当中。这是第一个长钱长投。


第二,畅通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我们目前退出机制比较单一,主要靠IPO退出。这两天有所变化,田先生也提到了,这两天资本市场比较繁荣。资本市场的繁荣对风险投资退出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之外,我想可能还可以鼓励开展二级基金,比如S基金,还可以开展更多的并购措施。


最后一点投资建议,加强投资者保护,加大反欺诈的惩罚力度。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投资与融资并重,资本市场最本质的问题还是需要让投资者获得回报,投资者获得回报,我想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才能全部融会贯通,活跃起来。


以上就是我的一个分享,我想创新和金融到今天发展到这个阶段,创新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的思考是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AI时代的创新,引领式创新更加需要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今天又面临新的挑战,政府的资金进入,这个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可能需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更好的发展资本市场,长钱的作用。以上不成熟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