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李少知 |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4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期,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办的“2022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圆满举办。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少知出席CIFER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鞠建东主持的国际贸易争端分论坛一,分享其与合作者题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The Effect of the U.S.China Trade War on Chinese Corporate Innovation) 的文章。

图片

李少知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商业经济学助理教授。她分别取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及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企业家精神。

图片

李少知


利用美中贸易战期间的关税变化,我们发现美国关税升级促进了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对研发支出。该文从公司年报文本中推断了企业竞争压力程度,从而识别了竞争诱导的机制,并发现了企业逃避竞争的动机。关税增加的边际处理效应对其他(非美国)出口公司和最初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公司更为显著。文章进一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其结果是稳健的。本文是第一篇全面地研究不利的贸易政策冲击对来源国创新行为的影响,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出口扩张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增加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有利于创新,尤其是对大型生产性公司。本文为去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创新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并通过利用中美贸易争端进行实证识别,阐明了潜在机制。

在稳健性检验时,本文的结果在不同的关税敞口措施、不同的估计量和模型设定,以及延长的样本期下,保持一致。同时,本文还考虑了贸易争端政策干预的混杂情形,并报告了类似的发现。此外,本文还讨论与高科技产品有关的内生性的问题。研究发现:(1)鉴于特朗普政府的非常规性,美国关税升级总体上并没有从战略上重点关注高科技产品;(2)估计结果对排除高科技样本不敏感,并且在考虑了特定的四分位行业的线性时间趋势和各种初始公司条件后仍然稳健。最后,根据Ma等(2022),我们利用多轮关税增加的异质性,以及非预期的产品豁免,进行实证识别。在所有情况下,我们报告了中国企业研发投资与美国关税升级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加强了对我们基准回归估计的因果解释。

市场规模和诱导竞争效应是连接出口机会和国内创新的核心机制。首先,我们发现,美国关税冲击风险较高的公司在营业收入或公司利润方面的表现在统计上并不存在差异。我们讨论了缺乏负向的市场规模效应,并认为这可能源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面对不利的贸易政策冲击,高效的出口美国的中国公司倾向于调整其销售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国内市场和/或其他出口目的地。因此,由于竞争加剧,美国关税冲击立即蔓延至其他非美国出口公司在狭义行业的类似公司之间。这种诱导竞争的渠道从公开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显而易见,并且与关于中国出口的不同贸易模式的调查结果,以及他们对国内市场的业务再分配贸易战后时期。

为了实证评估诱导竞争渠道,本文运用在2015年和2019年之间样本中每个公司的年度报告,构建了两个反映关键词密度的度量变量,即每个公司提到的与“开发新市场”和“与贸易相关的市场竞争”相关的短语。通过采用这些关键词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表明在美国关税敞口较高的行业中,中国公司更容易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本文发现边际的贸易冲击对于初始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美国出口公司和该行业其他公司之间差距较小的行业,创新更为显著,这与逃避竞争的动机一致。

本研究主要有三个贡献。首先,目前一系列广泛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出口扩张的不同视角来理解国际贸易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和进口中间品的获取。这篇文章提出了出口机会的崩溃如何影响国内企业创新努力的问题。与选定的反倾销案件相比,中美贸易战期间的意外关税冲击为进行更全面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后发现,负面的对外贸易政策冲击可以产生一种诱导竞争机制,并导致出口国和非出口国的积极研发反应。

第二,机制相关、市场规模和竞争效应是贸易-创新关系的核心。本文的研究结果去全球化背景下规范经济行为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在分析诱导竞争渠道时,本文使用的文本分析是新颖的,补充了现有的基于结果的指标。这对于阐明企业运作的逃避竞争机制尤为重要。根据定义,逃避竞争动机包括采取行动增加创新,以遏制潜在威胁并击退竞争对手;因此,通过传统的基于结果的指标(如销售额或市场集中度的变化),短期内可能无法完全观察到成功的逃避竞争过程。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指标,并扩展了最近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文本分析的范围。

第三,本文扩展了研究美国-中国贸易战经济后果的发展文献。在美国方面,研究调查了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直通国内价格、消费、投资、就业。在中国方面,新的研究表明,贸易战对中国有威慑作用收入和制造业就业、新公司注册以及公司的雇佣决定。我们的研究与Benguria等(2022)的研究密切相关,都通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来探讨贸易战效应。然而,他们关注的是贸易引起的不确定性,而我们评估了企业对实际关税变化的创新反应。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在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能否继续从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过渡到更加基于创新的模式是一个具有政策和学术意义的重要问题。

图片

苏立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认为这是一篇做的非常扎实、非常丰富的文章。文章结合了上市公司创新活动同中美贸易争端事件进行分析,上市公司分析与企业分析不同。第一,上市公司股权治理比较分散,可以看一下是否有外资构成,考虑冲击效应和影响。接着,样本选取时间期间发生的很多可以影响企业创新,比如十九大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创新的引导和动力。因果识别和冲击效应方面的混淆需要充分考虑一下。再者,就是被解释变量,零值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回归出现偏差。中美贸易效果分析时,上市公司年报经过审计,使用年度数据分析可能有一些偏入,建议使用季度报表和中期报表进行分析。最后,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可否用来分析一些机制和渠道。

审稿:苏立
撰稿:吴健
公众号版本: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