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覃卿 |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东道国贸易利得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增加值出口贸易视角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31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办的“2022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圆满举办。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覃卿出席CIFER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研究员刘斌主持的区域合作与贸易分论坛六,分享其与合作者们(如下图)题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东道国贸易利得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增加值出口贸易视角(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hina’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s on Trade Gains of the Host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added Export Trade) 的文章。


图片


覃卿,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中 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图片

覃卿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基于东道国比较优势推动当地完整产业链条构建、培育当地优势产业形成的代表性合作平台,但其对于东道国经贸效应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文章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结合2000-2015年间的国家-行业-年份层面投入产出数据,全面考察了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对东道国增加值出口贸易即实际贸易利得的影响效应。

研究发现合作区建设可有效促进东道国增加值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这一正向效应主要通过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包括制度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实现。文章基准结果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及PSM-DID、缩小样本范围、分解被解释变量、改变重要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促进效应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区的主导产业、东道国的优势产业以及与中国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产业更为明显。

文章不仅丰富了关于境外经贸合作区及其对合作国经贸发展影响效应的理论研究,更有助于加深对合作区在促进东道国参与价值链的竞争力和真实收益提升以及推动东道国乃至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的理解。


刘灿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刘灿雷对文章做出点评。刘老师认为该研究内容逻辑丰富充实,聚焦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含义,但建议进一步解释说明进出口贸易和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差异性以及以增加值出口贸易为研究视角的必要性。在识别策略方面,刘老师对国家-行业-年份细分维度的必要性、回归的方差聚类、固定效应的选择、叠加类DID可比性等问题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影响机制部分,刘老师指出可以就东道国的经济和贸易规模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贸易规模给出相对直观的典型事实,以增加文章的故事性。

审稿:陈骁

撰稿:张筠

公众号版本: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