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祁涵 | 全球采购与出口的国内附加值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3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第九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由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 (CTRG) 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承办、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与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大力支持。香港浸会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祁涵发表了题为“Global Sourcing and Domestic Value Added in Exports”的演讲。

  

祁涵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硕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并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 至今在香港浸会大学经济系任职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产业组织与中国经济。学术成果发表在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conomic Theory 等学术期刊上。已有研究被引用于于在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等国际顶级期刊,国际经济学学术手册以及世界银行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报告上。现阶段研究专注全球产业链的结构下各国的分工协作及贸易政策对企业行为模式的影响。

 

祁涵教授首先指出,当下全球贸易附加值占出口比率的变化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同时又以中国为例指出个别国家的本土产品附加值比率(DVAR)却存在与总体下降趋势截然相反的上升趋势。祁涵教授在研究中将EK模型进行推广,形成多国多产业模型,并与全球投入-产出表相结合,量化分析出技术因素、贸易成本因素、其他因素及交互性对DVAR变化的影响。其中,对DVAR影响最大的是技术因素,贸易成本因素占据其次,相较于前两者,其他因素对于DVAR的影响很微小。对全球而言,技术进步和贸易成本降低的直接效应会使DVAR降低;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会对DVAR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对于单独国家而言,技术进步的总体效果提高DVAR,贸易成本下降的总体效果降低DVAR。对于中国,技术进步提高了中国的DVAR,贸易成本降低减小了中国的DVAR。中国单独的DVAR变化对世界其他国家影响较小,而对美国则有显著的负面效果。

基于研究成果,祁涵教授对全球DVAR整体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给出了解释: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不断追赶发达国家,其技术相较于发达国家呈现进步趋势,这也使得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本土中间产品比例上升,导致DVAR增加;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技术的增长相对更加缓慢,使用本土中间产品的比例下降,导致DVAR下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比重相对较小,因而导致全球整体的DVAR呈现下降趋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樊海潮教授对祁涵教授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给出了相应的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