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贸易关系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中美贸易摩擦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 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 (IDC) 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李兵副教授分享了他与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陈嘉诚合作的题为“是中国企业抢走了美国工作吗?--中国冲击再探讨”的报告。
李兵,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政治经济学、互联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成果曾发表于《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科学》等中文权威期刊和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等SSCI英文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1项,参与2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以及政府部门课题多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知识产权分委会理事,《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人。“雏鹰读书会”创始人,学术顾问。
李兵教授在演讲中提到,将中国出口分解,应用到Autor, Dorn & Hanson(2013)模型中,通过对2000年至2007年间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重新审视美国对华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资企业的出口迫使劳动力跨地区(通勤区)流动,与ADH(2013)的假设——劳动力不会在本地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相悖。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只集中在就业方面和来自外资企业的出口,在其他很多方面,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中国加入WTO降低了美国制造业的价格指数,给美国民众带来了福利改善,不仅如此,对其他国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会保护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反而有损害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且如果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采取报复性措施,这种可能性会更高。事实上,现有的外资企业出口会对ADH(2013)框架产生偏倚的效果。因此,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真正损害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再分配,而将责任归咎于中国的出口将无济于事;美国劳动力市场受到的冲击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配置的冲击,这不是来自中国的冲击,这是全球化的冲击。
点评嘉宾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院长赵永亮教授表示,李兵老师的这篇文章意义非常重大,因为China shock是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文章,来自中国学者的回应值得被看到;同时,赵教授提出以下几点问题:FDI能否代表出口还值得商榷,美国就业的影响来自于全球化的冲击,是否还需考虑美国自己的经济结构问题,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和逆差问题是否还来源于储蓄率等别的原因,影响不显著是否就意味着影响为0。这些问题都值得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