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冯玲出席贸易政策专题分论坛二并分享其与合作者们 (见下图)题为《关税减让“过渡期”与企业投资结构——基于上下游产业链视角》的文章。
文章作者
冯玲,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证、中国宏观经济等,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Economic Journal、IMF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曾获2018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8第二十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15年中国金融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冯玲
冯玲教授与其合作者的文章中提到,关税减让“过渡期”是指减税协定开始执行至完全落实之间的过渡阶段。该文聚焦于上游产业的过渡期安排对下游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从理论、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论部分在Bustos(2011)异质性贸易模型基础上,引入资本品及中间品的进口机制,并设定三期关税结构以刻画减税“过渡期”。模型指出,“过渡期”会通过降低资本品进口关税成本,影响下游企业的投资决策。当资本品计划减税幅度扩大时,下游企业会预期生产率和企业价值提高,故会推迟当期投资,增加未来投资。但中间品进口关税成本的“过渡期”安排,虽然会降低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并不必然提高下游企业的价值。基于中国入世关税减让协定这一背景,实证部分为理论推论提供了支持证据。结果表明,上游计划减税幅度每增加10%,下游企业当期平均投资率将下降约0.17%到0.33%,而未来平均投资率约增加0.23%到0.29%,且这一影响主要集中在高生产率企业组。可见,关税减让“过渡期”是关税调整的总体指导方针,对于预判税率变动幅度、关税变动的时间安排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微观企业将会根据上游产业的减税政策安排,调整其在过渡期内的投资跨期结构。该文政策意义在于帮助识别“过渡期”贸易政策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形成渠道。
陈雯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雯表示这篇文章丰富了现有的文献。目前文献主要聚焦于贸易协定最后阶段的关税减让问题展开研究,较少的文献从过渡期的视角进行分析。同时,也为各类贸易协定关税削减相关政策制定方面提供指导意义。
陈教授从理论模型中的中间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多产品企业的行业识别、样本自选择和企业固定效应四个方面展开讨论。陈教授进一步对该文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明确企业投资结构;第二,描述性统计表格中,有投入品计划以及实际减税幅度,需要明确一下是包括了中间品和资本品还是只有资本品;第三,能都进一步考察关税减让对中国香港企业投资的影响,然后进行总福利的分析,看其对国家整体的整体福利的影响;第四,对于内生性问题的处理,企业投资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自身积累等。建议可以对企业产出增长、TFP以及R&D等企业特征变量和投入品关税削减的相关性检验,以增加结果的稳健性。在行业层面,投资行为因行业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将更为细致的行业样本进行回归具体分析组间差异。
(志愿者根据直播内容进行整理撰稿)
贸易政策专题专题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
扫描图中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历届会议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