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下午,“国际贸易关系与全球经济治理重构”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二:“国际贸易摩擦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和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余心玎分享了题为“国际贸易摩擦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报告。

余心玎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于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各类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余心玎老师首先将全球GDP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纯本地的生产活动、传统的最终品贸易、简单的全球价值链和复杂的全球价值链,其中前部分属于非全球价值链,后两种属于全球价值链。通过分析上述四种活动在2000年至2014年的表现,余老师得出全球的经贸结构、治理结构,从一个旧常态转成了一个新常态,即由美国主导和中国驱动发展模式向由北美价值链、欧洲价值链、亚洲价值链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区块化格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