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刘世锦:加快推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将气候变化压力转为创新增长动力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5日         来源: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undefined

圆桌讨论一嘉宾

 

 

5月14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承办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动荡中的2022——全球与中国经济及政策展望”为主题,围绕四大圆桌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圆桌讨论一“世界经济、金融与全球秩序展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CIFER)主任鞠建东主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世锦与会并发表演讲。

货币财政政策仅能保持经济短期增长动能,中国更应抓住低碳转型这一战略机遇期,释放结构性潜能。刘世锦认为要将气候变化压力转化为长期增长动力,就要加快推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双碳目标下,相比产业重组退出和节能减排等防御性和适应性反应,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进取性反应,更能统筹平衡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两大目标。第二,绿色技术创新往往能带来减碳目标之外的消费者剩余;刘世锦以新能源车为例,说明新能源车推广最初动因是减碳,但现在带来了性价比、性能和运营成本等多方面消费者福利。第三,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降低绿色产品溢价,缩小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成本。第四,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和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带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最后,刘世锦认为,俄乌冲突短期内推高能源价格,反而会倒逼绿色技术创新;中国可以通过绿色技术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

 


以下为刘世锦发言实录:

 

刘世锦:怎么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转化为全球创新和增长的动能?刚才开始的时候张晓慧院长讲了一个观点,在全球有太多的货币、太低的利率,但是增长动能还是不足,相当多的国家还是低迷。  


刚才瑞·达利欧先生的演讲中间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有一个长期的框架、长期的观点来看短期的问题,这是演讲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今天我们讨论经济政策问题,很多时候看短期的多,看长期的少,特别是不太注意把短期问题放在长期背景下看,有的时候讲经济政策,货币财政政策讲的很多,我有时候感觉很多货币财政政策不一定能承担刺激任务,短期财政货币政策很重要,应该做什么需要研究,同时也得搞清楚不能做什么。其实短期的货币财政政策是保持经济短期的平衡和问题,长期的增长动能得靠别的东西,不是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这点强调不多。

 

我呼吁大家更多关注长期问题,关注真正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性潜能。今天我想从这个角度讲一下,就是全球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怎么把它转化成创新和增长的动力,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很少有的能够达成共识的领域。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在前年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在国内和国际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怎么应对气候变化?从中国的经验来讲是三种反应方式。  


第一种,防御型反应。主要是传统的能源或者高碳的行业它感到有压力,它也在考虑将来要转型重组甚至要退出,但是在短期比如最近看到油价、钢材价格在上升。当供给安全出了问题的时候它们感觉自己还是很有分量的,到底要不要退?已经感觉到是一个问题。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所以我称之为防御型的反应。 

 

第二种,适应型反应。典型的是节能减排,节能永远是对的,因为节能以后减少对能源的使用,碳的排放减少了,但是技术不变还是排碳的,包括碳市场解决所谓碳生产力的问题,总结起来要用碳的。 

 

第三种,进取型反应。积极推动创新,发展绿色,特别是推动绿色的创新,用低碳、零碳的新能源新技术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高碳产业、生产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三种反应里面最重要的是采取进取型反应,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应把重心或者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方面。  


所谓的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即利用低碳、零碳技术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第一种和第二种反应只是针对某个环境,作用有限。  


第二点特别要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最初是很大的压力,最开始我们想回避,最后发现回避不了,逼着必须搞创新,或者说给创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诱引。人类历史上看,遇到危机、很大的冲击没有办法最后逼出了变革,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创新的关系是这样的。一旦创新出现并且形成势头,会发现这些绿色创新除了它能够实现减碳之外还产生了更多的附加的好处或者福利,从经济学的角度创造了更多消费者剩余。  


新能源汽车上升势头很快,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整个汽车比重13%,今年一季度增速是达到1.4倍。一季度全部汽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接近20%,这个是我们预计几年之后的目标,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比亚迪宣布不生产油车,全部是新能源新车。  

我们看看消费者的反应,消费者买新能源新车的时候是不是关注碳减排,我不能说没有人注意,有的人注意、懂这个道理,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关注的是性价比、性能,首先感觉到用电比买油的运营成本低,另外初始购价降低了。而且车机特别好用,舒适程度很高,电力驱动以后车的操控感觉和以前不一样。  


我前两年说买一个电动车、新能源车过渡一下,以后能摇到号买油车。过段时间说自从开了新能源车不可能再改变了,你让我开油车我都不开,我就开新能源车,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自动驾驶最近进步也相当快,所以现在新能源汽车我们讲三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所以这个东西出来以后最初的动因是为了减碳,最后出来真正的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大大地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第三点,这种创新能够大大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绿色产品在初期价格偏高,比尔盖茨写了一本书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他提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绿色溢价,什么意思?绿色产品刚出来时比较贵有溢价,但是实际上我们看看现实,随着创新竞争的加剧,价格在下降,有些产品的绿色溢价已经变成负的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光伏发电,大概十多年前大家认为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过去十年里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下降了80-90%,现在已经是等于或者低于燃煤发电的成本,已经可以竞争了,而且业内人士讲,还有进一步下降的潜力。  


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大家注意,包括路德豪斯,斯特姆他们都有些著名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比较成本和收益,其实创新使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大幅度地下降。所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后,我们有没有能力和信心?我们创新出来以后答案变得越来越肯定。  


第四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技术,大家注意其实基本上都是和数字技术或者数字经济密切结合,因为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个人理解全球经济实际上进入了数字化转型阶段,传统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是并行的,孪生的数字界面已经出现,这个会带来真正革命性变化,气候变化带动了什么?带动了技术创新主要是能源和传统的产业领域,本来这个数字化进程很可能是缓慢的,但是现在提前了,而且会起引领作用。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重心还是要转到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上来,其实刚才我问了达利欧先生的问题,他认为全球进入新的周期,那么新的周期技术是什么?我以为绿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个不是主动的,是被动是逼出来的,而且逼出来之后花朵果实超越你的预想。所以面对具有压力和挑战的事情,我们如果把这个事情做得比较对,采取了正确的目标和办法的话,不仅可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全球范围引入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这样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能。这里面大家注意,发达经济体经济比较成熟,但是绿色化,特别是数字经济带动的绿色化,对他们来讲是新的改造机会,会产生大量的需求。而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会走出一条和以前不一样的,以前边污染边增长,以后很少有污染,很少有排放,甚至零排放实现增长这样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我再说一点,刚才大家讨论俄乌冲突的影响,其实关于环境问题,最近也有些专业人士在讨论俄乌冲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能源价格大幅上升,这件事怎么看?确实对现实经济带来的压力,但是大家注意客观上降低了清洁能源的绿色溢价,相对价格水平就下降了,对于绿色创新实际上是刺激。我记得过去欧佩克控制着全球油价,他们曾经也是有时候提升油价,但是他们非常谨慎,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油价提高的话,那么替代性能源发展就有机会了。现在其实也有这样一个原理在起作用,俄乌冲突带来了太多的影响,这个影响我们不能一概而略,至少对绿色创新什么影响?沿着这个思路有一点思考。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合作,全球化进程风雨缥缈,绿色创新能不能增添一点话题、增添机遇和机会?这个方面刚才瑞·达利欧先生讲到中美关系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和刚才讲的新能源汽车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特斯拉,它在上海工厂搞的很不错,最近搞第二期,马斯克对中国工人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工人各个方面素质都很好,其他国家可能还比不上,这是中国很重要的优势。  


国内对特斯拉工厂设在上海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进来以后占了我们的市场,有些企业没有竞争力,回头看一看它所形成的产业链,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可以共享,国内新能源汽车有些不比特斯拉差,进来一个强的竞争对手,国内只要放开、允许竞争,中国的企业一点都不差。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势头,在新的企业当中提供了非常现实的案例,我们要有信心。  


绿色新能源技术要开放,开放以后国际贸易、投资、技术转让会更加活跃,同时发达国家在绿色创新领域比发展中国家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对全球的发展也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EED3

EED3

刘世锦  

(本文根据发言内容整理,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