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何超 | 为什么有利的贸易冲击会对你不利?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0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 打印


近期,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办的“2022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圆满举办。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助理教授何超出席CIFER兼职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马捷主持的贸易与社会结构分论坛九分享其与合作者(见下图)题为为什么有利的贸易冲击会对你不利?(Why Favorable Trade Shocks Can be Bad for You?)的文章。



何超 ,博士毕业于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经管学部经济学院,为助理教授。何超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尤其关注货币和银行方面的理论研究,其成果发表在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Journal of Economcis 等学术期刊上。

何超

何超老师在分享其文章时提到,本文的现实背景在于,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前,美国给予中国永久贸易最惠国待遇(PNTR),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有利于消除贸易不确定性、极大改善贸易条件。而基于经典贸易理论,好的贸易条件能够提高生产者剩余,因而理论上对于所有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机会。然而,聚焦中国企业的现实情况,发现分布在内陆和沿海的劳动者对此贸易条件改善的感受却截然不同,此处何超老师还以广州和兰州的家具生产商及其劳动者为例进行事实介绍,而本文研究的初心就是想要探究这其中的原因。

该文章的实证部分主要探究了贸易冲击对于企业产出的影响,且纳入沿海地区这一交乘项以区分沿海或内陆区位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产出、价值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劳动雇佣等多个指标去衡量产出结果。结果均表明,贸易冲击对于内陆地区有显著负向效应,而在沿海地区有正向影响,表明了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这一贸易冲击在沿海和内陆地区产生的效果不同。其逻辑在于“贸易不确定性消除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好的贸易条件,因而企业投资意愿增加,产能也会显著提升;而出于节约贸易过程中的陆上运输成本的考虑,企业会更倾向于由内陆搬迁至沿海地区”。

文章构建了两阶段的理论模型,第一阶段为内陆企业在沿海地区的投资决策,该投资需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第二阶段为企业在美国是否通过最惠国待遇的条件下雇佣劳动力、组织生产。而在此期间由于内陆企业运输时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 cost),沿海企业不存在冰山成本,内陆企业有动力搬迁至沿海地区。通过模型的推导,作者对企业的迁移方式提出三点假设:1.企业可能从内陆直接搬迁至沿海地区。2.企业可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部分搬迁至沿海地区。3.内陆地区企业进入减少,而沿海地区企业进入增加。因此,内陆企业的迁移行为将使得因各种原因留于内陆的劳动者遭受收入下降等不利影响。

作者还通过企业层面数据检验内陆企业是否存在向沿海城市的迁移效应。企业从内陆迁移沿海使用虚拟变量进行衡量,如果1999年位于内陆城市的企业在2007年转移到沿海城市,则赋值1,否则为0。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变量“企业面临更高的贸易冲击”(High-Exposure)作为自变量的两列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证明了较高程度的贸易政策冲击会促使内陆城市的企业向沿海城市迁移。

最后,作者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论。贸易不确定性下降对于企业而言是好的贸易冲击,将促使我国内陆企业搬迁至地理位置更好的沿海地区以节约运输成本。然而,客观上这也造成 “滞留”(left behind)于内陆地区的劳动者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作者建议政策上给予内陆地区受到冲击的劳动者更多支持,并认为这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等支持政策也是不谋而合的。

图片

欧阳涤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欧阳涤非 对该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认为文章标题新颖有趣,并从文章的数据、模型、现实特征等方面提出建议。在文章数据方面,一是文章中对于受贸易政策冲击(exposure)的计算是采用简单算数平均还是加权平均各有不同逻辑和回归结果、可以再细究,以及是否可以采用3分位的exposure数据进行补充研究;二是考虑到数据可信度,是否可对于中国加入WTO之前的研究年限拓展至1998-2001年。

此外,欧阳涤非老师认为为了更好地佐证本文故事逻辑,即验证本文所研究的沿海企业的确是因为贸易条件改善而从内陆搬迁而来,可以通过梳理新进入沿海地区企业的工商登记数据中的投资来源数据进行验证。在文章的模型方面,欧阳涤非老师表示企业搬迁至沿海地区后虽然运输成本下降,但是劳动力工资成本可能上升,建议是否可以在模型中对此进一步完善分析。在本文的逻辑分析方面,建议可以结合中国的户籍政策、劳动力市场摩擦等现实情况来解释为何内陆地区劳动者在好的贸易条件下却受到不好的冲击,以及可以将本文的研究内容更聚焦于标题。

审稿:马捷

撰稿:高洁

公众号版本: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