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1“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谢晓晨出席经济地理专题分论坛十并分享题为《出口的动态策略:来自全球手机行业的证据》Export Dynamics: Evidence from the Global Mobile Phone Industry的文章。
文章作者
谢晓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于2013年7月分别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学士学位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学士学位;2014年12月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硕士学位;2021年5月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为国际贸易经济学家Jonathan Eaton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财政,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兴趣是通过实证回归分析和结构模型模拟,评估政府政策和公共项目对企业行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演讲嘉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谢晓晨
谢晓晨在分享其文章时提到,该文利用来自全球手机行业的证据研究了企业的出口扩张策略。出口企业倾向于进入与其已有出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接近或文化上相似的新市场。在建立企业进入模型和估计企业进入成本时,国际贸易的大多数现有结构模型工作忽视了企业出口决策在各国之间的相关性;或者未能建立一个企业扩张机制,使得机制内企业的出口动态策略可以被追踪。
因此,现有模型可能会得到企业进入成本的不准确估计和有限的有偏差的反事实分析结果。该文建立了一个动态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企业首先依次选择全球的不同区域进行扩张,然后在这些区域的国家间进行业务上的扩散。该文章估计了企业在地区和国家层面上出口的进入沉没成本,以及在国家层面上维持运营的固定成本。
作者发现,进入一个与以前出口地区消费者特征相似的新地区可以大幅降低多达81%的进入成本。与进入该地区第一个国家的进入成本相比,在进入该地区后额外的国家将产生显著更低的进入成本。如果大的国家,比如G7集团,实施更严格的贸易监管,也会降低周边较小国家的贸易和市场竞争度。
此外,在同样的生产率水平下,公司总部的地理位置可以决定全球扩张和销售高达70%的比重。该文章模型还预测,如果一带一路等贸易自由化措施将世界各国间运输成本降低一半,手机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可以提高1.3%至3.87%。与静态模型相比,该文章的动态模型报告的消费者剩余和市场竞争的波动性较小。
(志愿者整理自直播内容、嘉宾提供的资料)
点评嘉宾: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贺思诚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贺思诚对该文章的结论进行梳理,认为该文研究的问题比较新颖有趣,并提出了一点建议:可以对先进入国家的选择原因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并将结果展现出来。
随后经济地理专题分论坛十主持人,CIFER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陈骁提出了两点问题:
第一,可以对初始进入成本和进入之后的成本对进入决策的影响占比进一步讨论;
第二,手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即大多为头部企业和垄断企业,是否对结论有所影响。以上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志愿者根据直播内容进行整理撰稿)
经济地理专题与会嘉宾学者
CIFER公众号将在会后持续详尽推送各演讲嘉宾的个人学术观点与成果分享,敬请关注。
扫描图中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